07 Mar,2022

浏览次数:1782

关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 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(摘要)
发布者:中诚政融发布日期:2022-03-07 00:00:00

《关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》

来源:财政部官网

前言

受国务院委托,财政部3月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查《关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》。摘要如下:


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

坚决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严格执行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批准的预算,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较好。

  (一)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。

  1.全国一般公共预算。

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538.88亿元,为预算的102.5%,比2020年增长10.7%,主要是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和价格上涨等因素拉动。其中,税收收入172730.47亿元,增长11.9%;非税收入29808.41亿元,增长4.2%。加上从预算稳定调节基金、政府性基金预算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11713.52亿元,收入总量为214252.4亿元。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6321.5亿元,完成预算的98.5%,增长0.3%。加上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540.9亿元、向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出90亿元,支出总量为249952.4亿元。收支总量相抵,赤字35700亿元,与预算持平。

  2.中央一般公共预算。

 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1461.8亿元,为预算的102.2%,增长10.5%。加上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950亿元,从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、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985亿元,收入总量为93396.8亿元。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7265.9亿元,完成预算的98.6%,下降0.9%。加上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540.9亿元、向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出90亿元,支出总量为120896.8亿元。收支总量相抵,中央财政赤字27500亿元,与预算持平。

  2021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超收收入2011.8亿元、支出结余1529.1亿元,全部转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。中央预备费预算500亿元,实际支出400亿元,主要用于洪涝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和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,剩余100亿元(已包含在上述结余1529.1亿元中)全部转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。2021年末,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3854.01亿元。

  3.地方一般公共预算。

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3293.02亿元,其中,本级收入111077.08亿元,增长10.9%;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收入82215.94亿元。加上从地方预算稳定调节基金、政府性基金预算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9778.52亿元,收入总量为203071.54亿元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1271.54亿元,增长0.3%。收支总量相抵,地方财政赤字8200亿元,与预算持平。

  (二)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。

  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98023.71亿元,为预算的103.7%,增长4.8%。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13661.01亿元,完成预算的86.6%,下降3.7%。支出执行数与预算相差较大,主要是地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低于预期。

  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087.71亿元,为预算的107%,增长14.8%,主要是彩票公益金等增加较多。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003.31亿元,完成预算的98.6%。

  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93936亿元,增长4.5%。

  (三)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。

  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179.55亿元,为预算的133.6%,增长8.5%,主要是2020年国有企业利润高于预期。

  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006.92亿元,为预算的114.6%,增长12.4%。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077.8亿元,完成预算的91.3%,增长14.8%。

  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收入3172.63亿元,增长6.1%。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687.79亿元,增长0.3%。

  (四)2021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情况。

  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94734.74亿元,为预算的106.2%,增长24.9%。其中,保险费收入66816.64亿元,增长35.7%,主要是阶段性减免社会保险费政策2020年底到期后恢复征收;财政补贴收入23248亿元,增长10.6%。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87876.29亿元,完成预算的101.7%,增长12.1%。当年收支结余6858.45亿元,年末滚存结余101395.09亿元。

  (五)2021年主要财税政策落实和重点财政工作情况。

  增强财税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,推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。

  强化创新驱动,支持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。加快科技自立自强。激发企业创新活力。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。

  加大民生投入,基本民生保障有力有效。支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。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政策。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。强化基本民生保障。支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。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和救助。

  支持做好农业农村工作,推进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。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。支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。支持落实区域重大战略等。

 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,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新进展。

  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,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。

  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,财政管理监督进一步加强。

  总的看,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较好,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,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


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

 (一)2022年财政收支形势分析。

  从财政收入看,减税降费政策效应持续释放,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动力有所增强,经济稳定恢复态势不断巩固,为财政收入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;同时,新的经济下行压力对财政收入增长形成制约,缓解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需要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,疫情形势变化也会加大财政收入不确定性。从财政支出看,各领域对财政资金需求较大,基本民生、科技攻关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、生态环保、国防等支出需要加强保障,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以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也需要新增支出。总体来看,2022年财政收支形势依然严峻,必须加强财政资源统筹,有保有压、突出重点,尽力而为、量力而行,科学合理编制好预算,切实保障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。我们既要正视困难,又要坚定信心,我国经济韧性强,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,宏观政策有空间有手段,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。

  (二)2022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。

  做好2022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,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,弘扬伟大建党精神